我是一个兵唱歌视频(笛子我是一个兵视频)
来源:新甘肃
青年王桂祥
老年王桂祥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蔡文正 实习生 高振翔
他爱笑,每说一句话,脸上都堆满笑容,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今年85岁的王桂祥是原兰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一员,见到王老时,他穿起军装,胸前挂满了勋章。
回忆往事,他又笑了。少年的王桂祥很喜欢唱歌,哼着歌走路成为一种习惯。19岁时,他到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这一当,就是8年。
8年后,27岁的王桂祥参军入伍,开始了影响他一生的军旅生涯。“成为一名文艺兵是对我最好的安排。”1975年,高原文化工作队成立后,每一年,王桂祥都要和小分队的十余名队员前往祖国的边防哨卡为驻守边疆的战士们送去慰问演出。那时,最常走的路线是从宁夏到新疆,820公里的路途,一去就是两个月。
在牧民家中(资料照片)
有一次,王桂祥和队员们去远离驻地280里路的藏族牧场演出,草地上坑坑洼洼,十分难走,又遇上暴雨,汽车陷入泥坑。他们一起忍着饥寒,冒雨推车。深夜一点钟,在附近牧民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把车推了出来。第二天,部分队员出现高原反应,但是他们仍然坚持为当地的牧民演出。
从千里戈壁,到风雪草原,在长长的边防线上,有着王桂祥带领的演艺团队太多的故事,他们冲破严寒、顶着酷暑、跋山涉水,为边防战士送上一场场精彩的表演。
对王桂祥来说,32年的军旅演艺生活有着太多难忘的回忆。“作为文艺兵,虽然不能拿起枪杆子保卫祖国,但是可以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我们的美好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和边防的战士们一起生活、演出、放电影、开设学习班教授音乐知识……“和他们在一起,再苦再累都甘愿。”王桂祥想为驻守边疆的战士们的生活增添一分色彩。
为边防战士演出(资料照片)
“两个小时的节目表演,我能演近一个小时,唱歌、跳舞、说唱……战士们看得高兴,我演起来也起劲。”“和战士们在一起,我的心里快乐着呢!”说起自己在部队的演出经历,王桂祥有太多话要说。
32年军旅艺术生涯,练就了王桂祥“过硬”的基本功,拉手风琴、吹口琴、说相声、打快板、拉二胡……他样样精通,光是手风琴就被拉坏了3把。“几十年来,我背着这些乐器,走遍了西北的边防哨卡。”王桂祥说。
1996年,60岁的王桂祥退休了,本可以安享晚年的他却难舍部队的老战友和干了半辈子的音乐。“我热爱文艺,部队培养我这么多年,我还有一些能量可以发挥,不想闲在家里。”
为了可以继续演出,在颈椎伤痛的情况下,王桂祥又加入了甘肃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站艺术团,在这里继续发光发热。
在去往边防途中休息(资料照片)
2019年底,王桂祥遭遇车祸,医生让他多休息,但是一出院,王桂祥就投入到工作中。“身体条件再不好,也不能放下音乐。”因为腰椎问题无法站着拉手风琴,他就坐在台上演奏,担心自己的演出状态不好,就每天坚持在家练习发声。
甘肃省军休站主任刘卫成说:“大家离不开王老,他既能编导,又能创作,还能上台演。有一次一连演了8个节目,可把老人家累坏了。”
王桂祥接受采访
临近八一,王桂祥作为一名军人,正满心喜悦迎接这个属于军人的节日。“继续歌唱党、歌唱祖国,就是我现在能做的最好的事。”对王桂祥而言,军旅生活带给了他太多东西。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陇原最美退役军人、集体三等功、个人三等功……细数着面前形形色色的奖牌,王桂祥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那段激情岁月。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