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国都
乒乓球运动,其实最初是网球运动的衍生品。19世纪末,欧洲非常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然后,一步步演变为一种新的体育运动。
中国与乒乓球结缘,据说是在1904年,当时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艰难起步 面壁十年终破壁
其实,从时间点上看,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是非常早的。但是在民国时期,政局不稳,民不聊生,外患内灾层出不穷,官方哪里还有余力推广和发展什么体育运动?因此乒乓球运动也基本属于民间个人爱好,缺乏组织性,总体水平也比较低。
但是,乒乓球毕竟是一种不太受天气等环境影响,简单又不用花太多钱,而且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于是短时间内就传播得很广,吸引了不少爱好者。
下面这张毛主席打乒乓球的照片拍摄于1946年的延安,毛主席一直喜欢体育运动,最爱游泳,但延安没条件,于是身边工作人员使用木料和家具,选择弹性较好的部分为毛主席制作了一副乒乓球拍,用两张饭桌拼成球台,球网则是使用当时的纺织材料做成,让毛主席在工作之余有个放松身心的体育活动。而最难得到的乒乓球,则是当时延安无法生产的,只能是有时候在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人员回延安时捎带买上一些,有时候在抗日战场上也能从日军那里缴获一些。
毛主席在工作之余打乒乓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1952年10月,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大学举行,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出席了开幕式,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
1953年春,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2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比赛中,虽打败了奥地利、瑞典、西德等队,但却分别败于英国、匈牙利等强队。在团体比赛中,我国男队被评为第一级第十名,女队被评为第二级第三名。
1956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第23届世乒赛中,男队先后战胜了亚洲冠军南越队和美国队,负于英国、日本和罗马尼亚等队。比赛结果,我国男队上升为第一级第六名,女队由二级队升为一级队。
在斯德哥尔摩第24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女队分别战胜了种子队罗马尼亚队和英国队,双双获得了决赛权。我国选手王传耀在团体赛中打败了日本优秀选手荻村伊智郎,女选手孙梅英打败了英国优秀选手,初步显示了直拍两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的威力。我国男队由第一级第六名升为第一级第四名,女队由第一级第十一名升为第一级第三名。
突破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到来了。
容国团蜡像
1959年在西德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男单选手容国团过关斩将,为中国夺得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从小喜爱并学习乒乓球,15岁时即代表香港工联乒乓球队参加比赛。1958年被选入广东省乒乓球队,立下“三年夺取世界冠军”的誓言。他苦心练就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变化多,发球精,开创了我国乒乓球“快、准、狠、变”的近台快攻技术风格。
1961年4月,在新中国承办的第一个国际赛事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力挫强劲对手,为中国队第一次夺得男子团体冠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在这次赛事上,邱钟惠苦斗五局力克匈牙利名将高基安,成为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我国乒乓球代表队面对如林的世界强手,英勇奋战,顽强拼搏,夺得了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三项世界冠军。
面壁十年后,中国乒乓球队已经成长为国际乒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国球”的地位也开始确立。
遗憾的是,由于成长经历中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容国团受到了怀疑、批斗,1968年6月20日,身心俱疲的容国团上吊身亡,年仅31岁。1984年,他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来杰出运动员。
盛极反衰 一支独放不是春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乒乓球虽然屡夺世界冠军,但在亚洲却始终面临着日本这个对手。各项赛事也是时胜时败,远没有今天这样的统治力。
80年代初期,中国队开始迎来自己第一个梦幻时代。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在一届世乒赛上囊括七项锦标并包揽五个单项的冠亚军,这是世乒赛史上空前的奇迹。世界为之震惊,中国队用七枚耀眼的金牌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不折不扣的乒乓强国!
从1983的东京到1985年的哥德堡,再到1987年的新德里,中国乒乓球队在这三届世乒赛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非凡实力,每届世乒赛都只有一项失手,摘得了三届世乒赛总共21项锦标中的18项。中国乒乓球队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确立——当然,这也引来了世界诸强的重视,几乎每个志在夺冠的强队,都将中国队视为假想敌。
80年代末,中国男队的隐忧渐渐显现出来。起源于欧洲的横板弧圈球打法渐渐成为世界乒坛的主流,而中国传统直板快攻打法劣势也一点点暴露出来。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但这次国乒队却兵败汉城,仅获得男子双打和女子单打二项冠军。1989年在多特蒙德第40届世乒赛的赛场上,中国男队0:5惨败给瑞典队,失掉了已保存八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一代名将江嘉良黯然退役。不仅如此,男单、男双和混双冠军也分别被瑞典队、德国队和韩国队夺得。
这期间,以“欧洲三虎”瓦尔德内尔、萨姆索洛夫和普里莫拉茨为代表的欧洲运动员以发球技术为突破口,把近台快攻和中远台两面拉弧圈的打法结合的丝丝入扣,再加上特有的身高优势,几乎能覆盖球台的每个角落。而反观中国队,却依然抱残守缺,看不到直板快攻打法的局限。
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上,中国男队仅获男子第七名,中国女队也在团体决赛中负于朝韩联队,不得不将1975年就落户中国的考比伦杯拱手让出。但也就是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的传奇人物邓亚萍摘得了女单冠军,开始了她席卷世界女子乒坛的历程。
邓亚萍
但是,作为国球的项目,我们肯定不满足于邓亚萍一人的辉煌,“一枝独放不是春”,而且,如果说女乒成绩还看得下去的话,男乒事实上已经全面走入低谷了。
这期间,从意大利回国的蔡振华挑起了男队主教练的担子,率领中国乒乓球队开始了痛苦的涅槃之旅。
之后,男乒年轻选手开始接班。
化茧成蝶 日出东方我不败
1992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大奖赛上,年仅16岁的刘国梁以一招“直拍横打”技惊四座。他在这次比赛中战胜了瓦尔德内尔、金泽洙等世界名将,中国传统直板快攻打法又燃起了新的希望。在同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王涛、吕林在男双决赛中战胜德国名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获得冠军。这块奥运会金牌为中国男队的复苏吹响了号角。而邓亚萍也在本届比赛中一人独得女单、女双两块金牌,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拉开帷幕。小将孔令辉与刘国梁在男单决赛中会师,最终孔令辉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横板男选手夺得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这标志着中国乒乓球队开始以一种兼容并包的姿态看待技术革新,横板选手开始层出不穷,有效弥补了横板技术的不足。
1996年,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将四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在男单决赛中,小将刘国梁战胜师兄王涛夺得冠军,至此,我国年轻一代选手已经完全成熟起来。
从这以后,中国乒乓球队进入了良性循环,女乒方面,邓亚萍、王楠、李晓霞、丁宁、张怡宁……男乒方面,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马龙、樊振东……新老交替平稳异常,始终占据着金字塔尖的位置。
而欧洲则开始全面衰落。瓦尔德内尔、波尔这些欧洲名将,一个人要面对中国几代运动员,因为他们的新秀实在是出不来。
瓦尔德内尔
而中国队则就此确定了自己在国际乒坛的霸主地位,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金牌奖杯拿到手软。
2017年,国乒又把世乒赛打成了全运会,中国选手夺得了除混双之外的所有金牌。赛后,引发网友热议的,不是他们的奖杯,而是他们运奖杯的方式。
没错,就是用平板车拉奖杯。国外运动员梦寐以求,恨不得捧在怀里的奖杯,就这样很没面子地被中国队运回来了。这张图片,也是中国乒乓军团君临天下的最好写照。
任他强横 我自一口真气足
这时期,国际乒坛其他球队被打得完全没了脾气——赢一局就欣喜若狂,得一块奖牌就被视为重大胜利。
实在没办法了,就只能在球台之外想办法。
1999年,国际乒联把世乒赛参赛人数减少为男双和女双各三对,这是为了防止中国队包揽奖牌。
2000年,国际乒联开始将38mm的小球改为40mm的大球,这样能使球速降低,限制中国队的快攻打法。
2001年,发球规则改为每两球换发一次,并改为无遮挡发球,这都是为了限制中国队过于多变的发球。
2002年,国际乒联将5局3胜制,每局21分的赛制,改为7局4胜制每局11分赛制,增大比赛的偶然性。
2007年,将乒乓球拍海绵体粘合胶水由有机改为无机,这是为了减少弹性并降低中国队的击球速度。
2019年,则正在酝酿一局5分制的改革……还是为了增加偶然性。
从1998年以来,国际乒联已经进行了九次重大改革,好像每一次都与中国队有关。甚至连球拍不能两面同一颜色也与中国队有关。不过每一次改革后国乒队员都能快速适应,新规虽然一直在出,但是我们国乒却依然长期排在世界第一。
是的,它横任它横,我自一口真气足。如今的中国兵乓球,早已稳居世界之巅,有最先进的联赛,最先进的技术交流,最先进的训练方式……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假如不来中国打球,基本都不可能有什么好成绩。
继续加油,中国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