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数码科技 >> 短语热词 >> 文章正文

学数学有用的吗(只学数学,有用吗)

发布于:2021-09-04 被浏览:956次
学数学有用的吗(只学数学,有用吗)

套用觉醒年代中的一个场景,用来解释这个问题再贴切不过了。


当时北大发动了启发民智的活动,为北大的工人在晚上开设夜校班,由北大最出名的讲师免费教书。按说现在所有人都得挤破头去听,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去上课。很简单,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完全不用着识字。

傅斯年为了劝扫地工人去读书,绕着北大跑了三圈。最后毛泽东说学了识字可以方便算账,才会有工人去报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数学没啥用,买菜难道还用得上微积分?说这句话的我想问一句,难道你的生活里就只有买菜吗?

《意识形态原理》里说:“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简单来说,知识是结构化的,随着知识的学习,你的认知结构也会发现变化。

比如说现在你已经在家里饿了三天,此刻你最希望得到的,莫过于一顿饱饭;但富有的商人绝不会因为一顿饱饭而心满意足。

这就是需求的差别,按照马斯洛的理论,需求有以下几种层级:

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做法,为了一辈子买菜的人不会主动学数学,主动学好数学的人或许不会去卖菜。这里并不是贬低卖菜的意思,而是想说,人在不同的基础上,需要不同,需求不同,促使的你的做法不同。

比如你三四年级觉得鸡兔同笼就是世界上最难的题,等你学到高三你恨不得高考卷子上都是考的鸡兔同笼,这样你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很多同学都抱怨高中数学难,高中数学真的这么难吗?很多时候是你没有找对学习的方法。

首先,高中数学相对来说确实要比初中难很多,因为很多都是抽象的知识,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确实很难直接用到,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数学就变得抓摸不透,学习来就会更加吃力。

其次,很多同学都是因为不敢问老师,自己又想不通,才觉得知识很难。不懂要问,很多学生上课不注意听,作业不会做,晚自习又不敢问老师,生怕自己问的问题太简单被老师批评,这样问题越积累越多,最终自己连学习的信心都没有了。要及时解决不懂的知识,就算问的问题太简单又会怎样,搞懂了才关键。

最后,学会了输入还要学会输出。很多学生自己虽然学会了,却不愿花时间帮同学解答问题,觉得这样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别人问你的时候,你再解答就相当于又思考了一遍,对题目就会有更深的理解,达到了再学习一遍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买菜难道还用得上微积分?也许你学会了微积分以后,真的能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