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数码科技 >> 科技 >> 文章正文

社区团购是红色的 他们疯狂的发泄

发布于:2020-11-13 被浏览:2329次

作者|张吉龙编辑|罗丽娟

在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已经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每一项可能产生巨大流量的业务都挤满了人。

社区团购业务就是这样,成为了巨头们的角力中心。

最近几个月,外界很少看到滴滴、美团、品多多对社区团购发表恶毒言论。

11月3日,滴滴CEO程维在内部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滴滴对橙心的投资没有上限,力求在市场上赢得第一。”

“我们曾经是社区团购的鼻祖。我们从农产品开始。在我们创业之初,我们做了一个小站,提出了社区站点和前端仓库的概念。”10月8日,在品多多成立5周年庆典上,品多多董事长黄伟在致辞中表示,杂货店购物业务将是品多多的试金石。“也一定是长线生意,而且是多年的长跑。”

美团创始人王兴也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生鲜零售业务一直是美团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新业务领域。”根据《深网》报告,王兴在公司中高层会议上不止一次传达了“一定要打赢这场仗”的决心。

除了言语上的狠话,在落地的过程中,豪门也在拼命争夺,各家都在迅速部署。

自今年6月在四川成都推出橙心以来,四川省三个月日订单量已突破55万;截至9月底,橙心日订单量已超过280万。11月6日,橙心在广州、广东、南京、江苏、河北石家庄同时上线,使得橙心优化的服务地图扩展到全国14个省市。

9月28日,滴滴的社区电商平台橙心宣布全国日订单总额突破280万单

美团还将“社区团购”业务指定为一级战略项目。今年7月,美团成立了优化事业部,由美团高级副总裁、S组成员陈亮领导。随后,美团提出“千城计划”,计划年底前覆盖全国20个省,逐步向县级市场下沉。

8月份,品多多的“多买点吃的”也在武汉、南昌等地推出,并在迅速扩张。

随着三巨头的进入,社区团购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尤其是成都、武汉、长沙等重要城市。各家为了抢占市场,纷纷展开补贴战,资金开始向这个市场汇聚。

不仅仅是巨头们在追逐社区团购的火爆,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者更是不计其数。他们也希望抓住机会,尽快入市,抢占红利。

为此,全天候科技与社区团购行业的几位从业者进行了对话。他们有创业失败后打算与大平台合作的前社区团体创业者;有从未从事线下业务的电商,被身边赚钱的案例吸引,加入其中;还有社区团购负责人,月收入几万。

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如何发现社区电子商务的机遇?社区团购业务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以下是他们的叙述。

谁赚钱我就跟谁合作。

李弗|多家社区团购品牌供应商

当社区团购开始的时候,我们做到了。

我们合作过多多购物,美团优化,橘心优化,Boxma清新生活。很多供应商都和前两家合作过。与他们的合作是通过朋友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是没玩过互联网的供应商,没有这样的人脉,就很难进入。因为平台刚出来,人力不足。有时候,一个经理可以停靠数百家企业,但人太多了。

在买菜很多的百度贴吧,到处都是寻求合作的帖子

对于我们的供应商,品牌没有严格的要求。供应商对向他们供应什么产品有最终决定权。这些平台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开发这个市场,你必须有供应商帮你,否则不行。

我们会根据现成的产品进行供应,当然也会根据平台定位找到匹配的产品。

就昆明而言,我们是一般规模的供应商。我们主要向这些社区购买和供应米面油和坚果,大米是最大的供应商。

现在最大的客户是多买粮食,一天能供应上万公斤大米,但是大米的利润比较低。品多多主要是一个下沉市场,一个五环外的市场。这个市场的人对价格比较敏感,但对产品质量、服务、快递都没有要求。

虽然金额比较大,利润一般,但是利润比不上其他品类,比如海鲜——,因为毕竟不是民生产品,所以成本相对较低,利润较高。但是这些品牌在昆明都有自己的海鲜资源。

多多买菜就是做价格比较低的这些产品,比如同一款板栗或者同一个场地的板栗,他就选低价中性价比最高的,这样它自己有一点利润,还可分一部分佣金给团长。

虽然和多多合作买菜,但是数量不多。品多多用户比较多,但是我们主要是线下。现在一天能卖1500袋大米,线下可能卖1000袋,比线上销量大很多。

比如一些有机大米,比较贵,市面上也不多,可能会更好的推下线。毕竟网上客户没见过这种米的真实样子,不太好卖。

我举个例子。和大米一样,我们公司一年赚几千万,利润上百万。就算一天500袋米多买点吃的,一年也卖不了多少,利润也没有线下利润高。

和谁合作有钱赚我就跟谁合作,就算拼多多抢到90%的市场份额,我不一定跟他合作。合作大家要有利可图,不可能说亏本合作,不赚钱我肯定不跟它玩。

购买更多食物,选择美团,选择橙心,是社区团购最受欢迎的三个群体。在我们看来,这些家庭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回款账期不一样。美团账期一般是一个月,拼多多是两三天。我们也没有和商超合作,商超账期太长,几个月才结一次账,我的资金就压进去了。

其次是市场力度不一样。橙心优选和美团用的是地推模式比较多,多多买菜没什么地推,主要靠拼多多的流量来做整个市场。

对于供应商来说,橙心是首选起步,更大方,更人性化;美团还行,多买菜单比较大,但是后期供应商可能比较被动。

除了给这些小区买东西,我一般都是在上面买东西。感觉这些家庭都差不多,比超市便宜。比如大米便宜几毛钱或者一斤一元。

但是,单纯拿价格和超市比是不可能的。线下超市定价稳定清晰。一般来说,社区团购价格混乱,没有标准。

另外,质量没有可比性。比如有一批大米,坏了,不好在网上卖。都放在平台上卖,被杀。也许他们会在一天内被杀死。反正用户看不到评论,还有投机取巧的地方。

我们还想通过与社区的团购合作来拓展市场。比如云南的一些特产水果在昆明可能卖的不好,土特产消费也不会多。但是,比如在广州或者上海,他们可能卖的价格更高,后期我们也要增加渠道。

橘心最好是成都产的,我们也想通过他们把我们的产品卖给成都。

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大米、面粉、粮油,但近年来,我们也在做互联网项目,例如,我们以前是互联网公司的广告代理。互联网赚钱快。做好了,没做好,也没花多少钱。但线下还是比较稳定的。

谁知道社区团购的未来,它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可能很有生命力,也可能很脆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我没想过和他们一起工作一个月或者一年能赚多少钱。现在是抓住机会的时候了。

我们是走一步算一步,当天和尚撞一天钟,实在玩不下去,对我们也没有多大影响。我不可能被平台完全绑架了,平台都不在了,消费者自然就回归到了传统的买菜方式。

烧了40万做社区团购失败,现在只想抱着巨大腿

王琦 |曾经的社区团购平台创业者

两年前在小区买了个生意,自己搭建了一个本地的生活平台,后来失败了。

其实当时十大团委就已经在本地做了,用户以大妈为主。我们在同一个城市做两个小时的团购配送,针对很多员工和家庭的即时需求,主要卖水果、零食、日用品。

当时完全采用自营模式,供应链和货源也是自己做的。我们有每天在一级市场收货的人,一般准备两三天的货。另外开发程序和发布都是自己做的。

一个县级市发展初期,主要的合作单位是县医院、单位机关、公司工厂,团购一般是由单位的女职工组织,她们做了头。所以在单位,我们做的比十运会好,价格更高,也比较新鲜。专业人士选择,不好的结果马上改变。

现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我们认为是因为社区团购对基础设施要求太高,我们的资金实力不够。

当时投资40万,建仓库和保鲜仓库,成立了一个收集团队、一个开发团队、一个营销团队和一个配送团队,配备了几辆车。后来发现这个投资无底洞,就止损了。如果当时我们有足够的钱去做,或许还有一点希望。

还有物流问题。我们社区有3000多人,他们都是政府、医院和企业的雇员。转化率很高,但是运输损坏率太高,大概在20%-30%左右。

如果不成功,我们准备和大平台合作,对这些巨头进行全面改造,做变电站和配电服务,也就是做网格仓库。

我们团队现在有十几个人,准备和多多、美团合作买菜。这两家公司资金充足,市场大,消费群体大。滴滴做的橘心优化并不乐观,主要是不清楚消费者在哪里。

标签: 团购 社区 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