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数码科技 >> 资讯 >> 文章正文

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全息摹复”来到上海

发布于:2023-09-05 被浏览:196次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西,是描绘东汉时期各民族融合的珍贵画卷。这座1800年前的墓室不开放参观,但其壁画却在上海以摹复的方式展出。9月3日,“‘全息摹复焕丹青’——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整体摹复”及中国古代壁画非本体再现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览现场复原了墓室和甬道,观者可感受1:1等大的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

展览现场,以“全息摹复系统”复原的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


“全息摹复”是何概念?

据主办方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内蒙古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传统壁画研创基地创始人斯琴塔娜介绍,“古代壁画全息摹复系统”是一种脱胎于现状摹写手段的非本体保护解决方案,是古代壁画延展性和预防性保护措施,也是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多项专利古代壁画保护的科学体系。在该体系基础上研发出的材料具有防潮、防酸腐、耐脱落、更持久等特性,还原古壁画的视觉质感和特殊的肌理效果与原古代壁画一致,可以准确“翻译”古代壁画的所有信息,达到文物“下真迹一等”的技术级别。

展览现场,复原的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内景


斯琴塔娜从2002年开始收藏并研究壁画,近年来内蒙古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成立了“中国古代壁画材料工艺研创中心”探索“古代壁画全息摹复系统”。该摹复系统从传统壁画的研究与保护新理念出发,注重于特定时态下的更全信息,强调在历史性衰变过程的追踪梳理与研究中找到其原生的典型状态。在以原生的典型状态全信息定格历史的同时,也是以历史文化、审美情趣、传统技艺等多维度传承功能实现了古老文化载体。

展览现场


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苗彤表示,展览是对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进行重塑与再现,展览和相关的修复保护研究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目前高清数字技术已经具有了相当高度,可以想象此类科技还会不断进步。“虽然利用现代高清技术保存古代壁画图像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用天然矿物色等传统材料和传统的绘画技法摹写壁画,它的材料质感以及手绘的绘画性所包含的人的温度是数字技术难以替代的。这也是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展览现场,复原的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


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壁画 牧马图。 网络图


众所周知,无论是墓葬、寺观还是石窟壁画,大多无法进行更大范围的原作展示与交流传播。即使在各种措施的保护下勉强可以异地展览,也不能全面地展示出更多的古代壁画应有的信息。传统壁画因时代不同、区域不同所内含在材料、工艺乃至技法之中的那些重要信息,又不是高清数码图像印刷、喷绘作品所能全部替代展现的。此时,“全息摹复”就是当下重现和展示古代壁画的手段之一。敦煌研究院在此前对于洞窟整窟原大复制临摹、也是让观众近距离体验石窟壁画和文化的一种方式。

展览现场


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室结构图。 网络图


和林格尔壁画墓是东汉晚期的一座大型砖室壁画墓,在1972至1973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等单位发掘。其知名度不及山西自1979年到2013年陆续出土了四座北朝墓室(1979年,娄睿墓壁画出土、2000年徐显秀墓壁画出土、2008年水泉梁墓壁画出土、2013年九原岗墓壁画出土),却让人看到两汉魏晋墓更为稚拙、简约、粗犷的风格。

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壁画 墓室东门。网络图


和林格尔,古称“成乐”,属西汉时期著名的定襄郡。东汉末年,鲜卑族拓跋部始祖拓跋力微率20万人马南下阴山,入主成乐城,将其更名为“盛乐”。140年后,拓跋部从盛乐迁都山西,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正统王朝的少数民族。盛乐则作为北魏王朝的北都,延续了近150年。

和林格尔汉壁画墓分前、中、后三主室、二耳室和一侧室,全长约20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46组以上,榜题250多顶。这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榜题最多的汉代壁画。这些壁画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区的社会风貌。据壁画内容及榜题文字,墓主人曾被举为孝廉,再经由郎而出任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最后官至使持节护乌桓校尉(东汉王朝派到北方民族地区的最高官员)。

展览现场,复原的墓室


墓内壁画布满了墓室的壁、顶及甬道两侧。在前室四壁和中室东、南两壁及甬道北壁,以墓主仕宦经历为顺序,上部绘举孝廉至任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各职的车骑出行图,下部绘任西河长史至护乌桓校尉时所居的离石城府舍图,土军城府舍图,繁阳宫寺图等。其中绘在前室至中室甬道北壁和中室东壁的宁城图,描绘了墓主在护乌桓校尉幕府中接见乌桓首领时的巨大场面。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 宴饮。 网络图


壁画还包括了反映统治阶级生活的饮宴、舞乐、百戏、反映东汉时社会生产活动的场面(如农耕、庄园、牧马、放牛等图),以及有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如少数民族的装束、发式、相貌,以及祥瑞图和一些圣贤、忠臣、孝子、烈女的故事图等。其中,墓前室顶部的“仙人骑白象”图,被部分学者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图像之一。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 凤鸟朱雀人骑白象。 网络图


展览中,和林格尔壁画墓经典的《舞乐百戏图》、《汉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出行图》均对应得到了展示。《舞乐百戏图》堪称东汉壁画的精品之一,描绘的是墓主人及宾客,边饮酒边观看乐舞杂耍的情形。画面中央是一面建鼓,两侧各有一人执桴擂击,左边是伴奏的乐队,另有弄丸、飞剑、舞轮、童技等惊险表演。其以建鼓为中心安排人物的构图方式,显示了中国早期绘画的观念。画面红、黑、棕为主的设色,透露出天真质朴的气质,表现出作者稚拙的艺术思维和熟练的绘画技巧。

和林格尔东汉墓百戏壁画。网络图


展览现场,百戏壁画摹复版本


《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出行图》最为突出的是墓前室壁画中环绕一周的出行图,将墓主人六任官职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连续的出行场面,贯于一个统一宏伟的画面之中。画中的百余马匹,动态逼真、各具风姿。《居庸关图》描绘了墓主人经居庸关前往草原的情景,用山谷中的桥梁表示居庸关,加之用线的简练、准确,富有想像力,成就了这幅场面宏大、颇具表现力的绘画。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 长史出行。 网络图


展览现场,摹复版本


展厅中还有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的出土现场照片,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的学员创作过程和教学现场文献,为观众们了解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的过去和保护现状提供了丰富资料。

展览现场,复原的甬道入口


展览开幕式后,“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整体摹复及中国古代壁画的非本体再现展”学术研讨会在展厅内举办。研讨会汇聚了来自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壁画界专家、艺术家及文博学者,旨在以“全息摹复系统”的新材料、新工艺对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整体摹复的实例,探讨古代壁画非本体创新性保护理念与材料工艺及方法应用的探索。研讨会围绕古代壁画保护的新方法、新材料以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及学术研讨,进行美术、科技与考古的有机结合,搭建推动跨学科联动发展的实践平台,对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推动意义。

学术研讨会


展览现场


注:展览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内蒙古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传统壁画研创基地、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共同主办,将展出至9月12日。